半个月12起航空事故还不够?美国“杜鲁门”号航母也和商船撞了!
时间: 2025-02-23 来源:载货车

  近半个月内,美国军用和民用航空事故频发,涉及15架飞机,引发对美国军队战备水平的质疑。

  2.2月12日,美军核动力航母“哈里·杜鲁门”号在地中海与商船相撞,尽管航母无严重损伤,但引发对美军航行管理和规避能力的担忧。

  3.事故原因可能包括装备老化、维护不足、人员素质下降和过度扩张导致资源分散。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军用和民用航空事故频发,短短15天内竟然发生了12起,涉及15架飞机,让人不得不怀疑:美军的装备到底怎么了?正当大家还在消化这些事故时,美军又整出了“大活儿”——核动力航母“哈里·杜鲁门”号在地中海和商船相撞!

  从年初的F-35战斗机坠毁,到商业客机和军用直升机相撞,再到医疗救援机坠毁、民航客机发动机起火、飞机牵引车撞上客机、E/A-18G坠海……短短15天,美国的空中交通简直成了“惊魂乐园”。甚至连美国的“侦察飞机”都在菲律宾境内坠毁,被扒出其实是美军私下军事承包商的“King Air 350ER”侦察机,看来不仅是军机,连秘密行动都出了问题。

  事故频率高得离谱,已经不是偶然,而更像是系统性问题。军机维护不到位?飞行员训练不够?管理松散?各种可能性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美军的整体战备水平恐怕已经大不如前。

  2月12日,美军“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与一艘悬挂巴拿马旗的商船“贝西克塔斯-M”号相撞。要知道,这艘航母可是美军的“主力战舰”,执行重要任务时,按理说航行控制应该是万分谨慎的,结果在苏伊士运河入口直接和商船撞上……

  美国海军随后发表相关声明,称航母没有受到严重损伤,推进装置完好无损,舰载机也安全无恙。然而,国际船舶追踪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商船在碰撞时速度大约为6节,而“杜鲁门”号则在碰撞后转向东北方向,并关闭了自动识别系统(AIS)。至于为何要关闭AIS?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是不是不想让外界看到自己的“出丑”?

  2017年,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在新加坡外海撞上油轮,导致10名水兵死亡。如今,“杜鲁门”号航母又撞船,美军舰艇的航行管理和规避能力真的堪忧。一般的情况下,美军航母不会单独行动,而是有整支舰队护航。但在穿越苏伊士运河时,由于运河较窄,航母必须独自航行,无法依靠护卫舰提前清理航道。如果美军在这种关键时候依然缺乏有效指挥、预警系统失灵,甚至连基本的避让都做不到,那这艘“全球最先进的航母”也不过是个“移动靶子”。

  事发时间是深夜,商船以低速航行,美军航母也是低速行进。这种情况下还能撞上,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值班人员根本没在认真观察!夜间值班人员疲劳、雷达监测不到位,甚至有可能指挥系统出现失误,导致了这场尴尬的事故。

  有分析认为,“杜鲁门”号原计划南下红海,支援美军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作战。然而,胡塞武装最近可不是吃素的,导弹、无人机攻击不断,美军航母要进入红海可能会面临实战考验。而“杜鲁门”号的这次相撞,恰好发生在苏伊士运河入口——难道是为了找个借口推迟进入战区?当然,这只是网友的调侃,但必须得说,撞船之后,“杜鲁门”号的行动确实被拖延了。

  飞机不断坠毁,航母又撞船,问题已不是个别事故,而是系统性的。近年来,美军事故频发,究其根本,可能是多个角度的原因:

  其一是装备老化,维护不足。美军的许多战机机龄早已超出预期,维护成本高、故障率上升。例如今年坠毁的F-35战斗机,虽然是“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但维护费用昂贵,零部件供应不足,早已成为美军的“烧钱大户”。

  其二是人员素质下降,训练不足。近年来,美军频繁曝出“兵员质量下滑”的新闻。海军舰艇事故屡见不鲜,空军飞行员操作失误频发,足见美军的训练体系已然浮现漏洞。过去美军强调精英化,如今随着全球部署和人手紧张,训练质量难以保障。

  其三是过度扩张,资源分散。美军全球部署任务繁重,尤其是亚太、欧洲、中东战线全面展开,导致资源分散、人员疲劳、战备能力变弱。这次航母撞船,也可以看作美军“疲于奔命”的一个缩影。

  美军过去一直以“全球最强军事力量”自居,但如今频繁发生的事故正在削弱这一形象。半个月12起航空事故,接着航母又撞船,这不仅是“偶然事故”,更可能是管理混乱、战备水平下降的信号。对于美国来说,想继续维持全球霸权,就必须面对自身的问题,提升战备水平,完善训练体系。而如果继续沉浸在过去的“优势”里,不思进取,那么未来类似的事故恐怕只会慢慢的多。

Contact

Tel:400-6599-555
Fax:0531-87511177
Email:cs.guo@cnhtc.biz

© 版权所有:安博全站app下载官网|安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