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高铁通车后,黔江至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将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这不仅让黔江与重庆主城的双向通行步入了快车道,也给黔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引擎,企业强,产业才能强,经济才能强。”近日,黔江区政协委员、黄溪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张琼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建议“对内稳企”和“向外引企”双向发力。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来了众多企业落户。但是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疏于对部分落户企业的服务保障,致使有的企业被其他区县“挖墙脚”造成流失,有的企业“水土不服”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要针对现有企业主动做好兑现惠企政策、优化政务服务、提供要素保障、促进市场开拓等方面工作,留住落户企业,防止再次外流。
做好“稳企”的同时也要“引企”。一方面,瞄准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深度融入全市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大局。另一方面,瞄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招引更多有市场竞争力、能形成产业链的企业落户黔江,加快融入“产业备份基地”。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科学完善的物流体系能为企业降本增效。黔江区应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统筹推进物流通道、物流网络、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黔务高速、黔利高速早日开工建设,快速推进渝东南铁路、航空、公路物流中心及正阳现代物流园区等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集散体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硬支撑”。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可从品牌创建着手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创建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从强化组织保障、凝聚部门合力、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政企联通、强化绩效考核等方面推进品牌创建,以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创建来探索“营商环境促进标准化”建设。二是打造政务服务品牌。高质量推进“一网通办”“一窗综办”政务服务,组建专兼职代办员队伍,创新推行为企7×24“码上服务”机制,做到对企业“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
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做好延链强链补链,充分的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链主”牵引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一是大力培育发展“链主”企业,摸清企业需求,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等环节的短板。二是优化线上对接平台,实现信息高效互通,做强供需对接,扩大市场空间。三是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围绕打通数据链、优化资金链、提升人才链等多方面为公司可以提供要素保障,激活企业未来的发展动能。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在即将迎来的高铁时代,将立足岗位实际,立足基层实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积极履职尽责,凝聚各方力量,将大讨论的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切实助力绘就黔江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黔景图”。 (记者 龚节品 文/图)
© 版权所有:安博全站app下载官网|安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