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时间: 2024-06-05 来源:安博全站平台下载官网
       

  世界需要和平,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执行监督停火、稳定局势、保护平民等任务,维和人员坚守在危机四伏的冲突战乱之地。自1948年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始以来,累计有来自120余个国家的200多万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超4200名维和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不幸殉职。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的一支关键力量,发挥着弥足珍贵的作用。中国始终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从此,中国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应对各种挑战中,申亮亮、李磊、杨树朋等中国维和军人英勇牺牲在维和一线,以青春和生命捍卫了铮铮誓言。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脚步踏实而坚定。从最初执行任务的军事观察员,发展到派出工兵分队、医疗分队、直升机分队、防卫步兵分队等成建制部队,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的力量多元拓展,能力不断的提高。目前,中国常态化部署官兵到各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一颗颗地雷的排出、一条条道路的修通、一台台手术的完成……位于南苏丹、黎巴嫩、阿卜耶伊等任务区的中国维和军人,不负祖国重托,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出色的工作业绩、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任务区民众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担当作为,交出一份份让各方高度认可的出色答卷。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军队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力量。展望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守护和平的庄严承诺,持续为破解全球安全挑战提供良方,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4月底,联黎部队意大利直升机分队营区遭不明武装袭击,宿舍区被破坏,分队人员立即撤出营区。很快,作为联黎部队唯一一支建筑工兵分队,我们就受领了一项紧急任务——为意大利直升机分队营区加装石笼防护墙。

  执行施工任务当天,我们10余人组成小分队,携带工程机械装备赶赴现场。一下车,营区墙壁和门窗上数十个弹孔映入眼帘。没过几分钟,旁边的山上突然响起激烈的枪战声,紧接着几架战斗机从空中呼啸而过……

  根据联黎司令部发来的安全等级通报,我们认真评估安全形势后,仍然选择继续开展作业。战争就在身边,时刻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我让大家全时穿戴好防护装具,并安排警戒防卫人员轮流站岗。任务区中午的气温,最高接近40摄氏度,厚重的防护服穿在身上闷热难耐,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但为了尽快达成目标,所有人都克服困难加快施工进度。不到2天时间,我们就完成了约25米石笼防护墙加装任务。意大利直升机分队指挥官感激地说:“工程的过硬质量,让人感到安心,我们终于能搬回来睡个安稳觉了。”

  不惧危险、勇挑重担,越是硬骨头越敢啃。在当前黎以边境局势日益紧张之际,我们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一次次无畏逆行。

  今年2月,地处“蓝线”地带的加纳友军营区在夜间突遭袭击,炮弹穿过宿舍区,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紧急加装T型防护墙。接到任务后,我们迅速赶往任务点。

  “十分感谢你们能冒险前来!”对我们的到来,加纳工程官谢姆充满敬意。而后,他领着我直奔宿舍区旁边的修理车间,拿起一件胸口位置被划破的防弹衣说,一名士兵在进入掩体时被弹片击中,所幸穿了防弹衣,没有造成伤亡。环顾四周,我发现车间棚顶已被弹片、碎石砸得千疮百孔。

  当天,我们冒着大雨开展作业。衣服湿透,刺骨的寒风钻进身体,大家被冻得嘴唇发紫,直打哆嗦,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因我们知道,早一刻达成目标,友军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自部署至任务区以来,我们常常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大家枕着枪声入睡,听着炮声醒来,还有许多次在施工任务中听到警报,不得不紧急进入掩体,等警报解除后再加快工程进度。我经常在任务复盘后问大家怕不怕,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怕!”是啊,我们是中国蓝盔,为和平而来,向险而行,无畏无惧。

  “尊敬的全体中国医院人员,我代表德尔米玛斯村,对你们的慷慨捐赠和坚定支持表达深深感谢。你们的人道主义救援保护了村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这将对我们热爱的村庄产生深远影响……”这封给分队的感谢信,写自黎巴嫩德尔米玛斯村村长塞贝卡。

  还记得刚部署至任务区不久,我们就收到来自德尔米玛斯村的求助,希望我们能紧急援助一批药品。自去年10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动攻击以来,在炮火的轰炸下,位于边境的很多村庄已经人去楼空。德尔米玛斯村是少有的还没有完全撤离的村子。但由于战争的未知风险和道路的严重损坏,村子和外界的联系变得很不易。很多有慢性病和外伤的村民,都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了解到情况后,我们当天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尽快给予药品援助并开展义诊。

  几天后,由12名分队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援助组,携带血压计、血糖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20多种药物,一大早便从营区乘车赶往德尔米玛斯村。

  车子开进村子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为之一震:很多房屋墙壁上的弹孔密密麻麻,被烧毁的汽车残骸横在路上,有的建筑已经化为废墟……那一刻,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维护和平的意义,同时也紧了紧头盔和防弹背心。

  得知中国维和医疗队前来,村里唯一的诊所门口一大早就排起长队,村民纷纷前来。看到队员们从车上搬药品和医疗器械,村民们主动上前帮忙。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看病。医生仔细地了解他的病情并进行B超检查后,诊断他患有胆囊炎和胰腺炎。医生开具了一些口服药帮助缓解病痛,并建议他尽快住院治疗。随后,繁忙的义诊一直持续了约5个小时,我们先后接诊50余名病人,发放各类药品400余盒。快要结束时,我忽的发现那位老人仍然蹲坐在门口。一位翻译说,老人在这里等了几个小时,只为在我们不忙的时候当面说一声“谢谢”。

  义诊期间,不时有无人机从村子上空飞过,低空飞行的噪音夹带着未知的风险,不免让人神经紧绷,但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任务结束时,村长塞贝卡拉着我的手由衷地说:“你们是唯一冒险来此的维和医疗队,真诚感谢你们!我们爱中国!”

  每次执行维和长途巡逻任务,当地民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愈发让我感受到肩上责任之重。

  我们维和步兵营部署到位仅一周,便开始执行联合长途巡逻任务。那次巡逻总行程约200公里,历时3天2夜。途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护卫联合国地雷行动处人员前往距离临时行动基地约20公里的乌埃里地区,并在当地村庄进行雷场勘察,给村民普及防地雷常识。

  这次任务风险较大,沿途道路有几率存在未知雷场。但听说乌埃里地区村民饱受雷患摧残,不少人因为误入雷区被严重炸伤,甚至失去生命。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毅然选择直面挑战。

  炎炎烈日下,车队循着过往车辆留下的车辙印缓缓前进,以确保安全。然而驶出不到10公里,道路陡然变窄,两侧长满了比车辆还高的灌木,车辙印也被杂草覆盖,一时难以辨认,驾驶员不得不减慢速度。

  我和几位战友负责头车的观察警戒,通过车窗及车顶炮塔,紧盯道路前方及两侧的草丛。忽然,车辆前方20米处,道路右侧一堆摆放形状特殊的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透过望远镜,隐约还能观察到石堆上有白漆涂画的英文字母和标志。我当即判断出那是雷场的标志。车辆再次减速,正对道路中央缓慢驶过,车轮距离石堆最近时不到半米。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发现,车辆轧过石堆,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目的地,当地村民得知我们是来帮他们清除雷患的联合国人员,纷纷热情介绍起附近情况,积极努力配合咱们进行相关工作。等车队返程时,他们纷纷挥舞双手为我们送别。那一刻,我受到极大鼓舞,也深深感悟到维和任务的重要性。

  这样的珍贵记忆还有很多。近期,在一次赴亭迪洛的长巡途中,我们偶遇一辆被困在泥潭中的货车。货车上装满木炭,车轮被泥水淹没,动弹不得。货车司机徘徊在附近5天4夜仍未得到救助。见此,我们马上蹚进没过小腿深的泥潭,卸货物、清淤泥、垫石块,并从临时行动基地调来牵引车展开救援。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我们成功帮助货车摆脱困境。事后,货车司机激动地说:“感谢中国维和部队。不是你们,我还不知要困多久。”

  民众的笑容一次次激励着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任务区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当地民众有困难,我们都会挺身而出,尽己所能提供支持,这就是中国维和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前段时间,阿卜耶伊任务区安全形势持续紧张,多地同时爆发激烈冲突,波及联合国加纳营。我们接到联阿安全部队的通知,要求我们出动直升机,紧急后送受伤的加纳维和战士。

  由于事发突然,没有确切的风险等级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来自地面的攻击。我们作为唯一一支驻阿卜耶伊的军事飞行力量,也是我国在海外维和唯一的一支直升机分队,履行使命义不容辞。分队党委作出部署,尽全力完成好此次任务,我也主动请缨随机担任空乘,负责对接急救小组。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命令后,机组成员争分夺秒标画航线、规划备份并选择备降点等,快速完成准备工作。大约20分钟后,比联合国规定的紧急出动时限提前10分钟,我和战友们全副武装登上直升飞机。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飞机向任务点飞去。

  为了以最快速度赶到任务点,机组采取了难度更大的低空隐蔽快速突防方式向任务点挺进。喷涂着“UN”字样的白色直升机快速掠行,一路上机组人员保持高度戒备。一经发现不明身份人员聚集,无法判断行动意图,机长就迅速操纵直升机改变航向,规避人群、疾驰而去。

  终于,降落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情况并不乐观。降落点周围是荷枪实弹组织防御的维和友军,很明显,战斗状态并未解除。我们一定要快速转运伤员,于是直升机选择以大速度、低高度的方式落地,并保持发动机发动状态。舱门一打开,早与我对接好时间节点、伤员信息、舱内设置的急救小组,顶着强烈的旋翼气流和漫天的烟尘,抬起伤员开始登机。不到5分钟,飞机再次升空,载着伤员往阿卜耶伊二级医院飞去。

  此后连续两天,我们分队出动直升机6架次,往返阿高克、杜库拉、托达奇多地,执行高风险任务,紧急后送伤员7人。联阿安全部队航空处处长胡里奥和航空安全处处长奥马尔称赞道:“危难之际,你们值得高度信赖。”

  铁翼飞旋,捍卫和平。亲历这几次任务,我和战友们在直面风险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维和军人肩负的使命。中国坚定不移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中国维和军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就要无所畏惧,勇担重任,不负使命职责。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6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发来贺信,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月30日,在海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室,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阿秒知识的杨玮枫教授,声音温和而坚定。2004年,杨玮枫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师从我国强场超快物理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徐至展院士和龚尚庆研究员。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随着科普工作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必将让“科普之翼”更有力,厚植科学技术创新的沃土。

  习指出:“要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充分的利用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农村产业就能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与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给出了电子俘获超新星通道形成双中子星系统的参数空间,并发现该通道能够解释观测上大多数的双中子星系统特征,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中子星+氦星”双星系统中,氦星伴星在经历氦燃烧、碳燃烧阶段后,内部会形成一个主要由氧、氖元素构成的金属核。

  课堂上,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深情讲述,用饱含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生经历,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国防建设。

  6月2日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人员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国家的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逐步的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上一篇:第22个联合国国际维和人员日丨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下一篇:河南大重获得双梁桥式起重机滑线固定架专利能对电缆线进行约束

主要产品
  • 梁山华通二手车市场:打造全国商用二手车市场的标杆

  • 全国最大的二手商用车市场在哪里?

联系我们

Contact

Tel:400-6599-555
Fax:0531-87511177
Email:cs.guo@cnhtc.biz

© 版权所有:安博全站app下载官网|安博平台